第十三章 学前课程
1、识记:
(1)学前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指联系教育目标和实现儿童发展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中介,它反映了教师的有目的的计划及其展开过程。
(2)学前课程系统的构成要素:
课程目标:在课程系统中起着统帅的作用。一方面它反映了教育的总目标,是一定理论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是一种可操作的目标。一个课程的总目标是这个课程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课程内容:学前课程内容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为儿童选择和设计的学习内容。包括: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组织课程内容的五条原则是:顺序性、连续性、整合性、关联性和均衡性。
课程实施:也是一种组织过程,是对教育过程的组织,它包括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途径有三个方面:教学、游戏和生活。组织形式可分为:集体教育活动、分组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活动。
课程评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了解课程的目标是否实现,所以说课程评价是课程系统运动的最终环节;二是了解课程本身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进以使它更加完善,所以说课程评价是使得课程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新一轮课程系统运动的开始。
2、领会:学前课程的理论基础。
发展理论与课程:是制约学前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格赛尔 遗传决定论 桑代克 环境决定论 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
A、儿童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因素影响
B、儿童是通过和环境之间主动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
C、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
D、每个儿童都是年龄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结合体,在发展的水平、速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哲学观点与课程:不同发展理论之间的争论,根本上都可归结为哲学价值观的争论。 日本学者森昭分析了教育思潮的对立:
教育目的:个人目标和国家(社会)目标的对立
教育内容:主张教授适应儿童发展的内容的心理主义与主张教授注重文化遗产的体系的科学主义的对立
教学方法:侧重儿童的主动性与侧重教师的文化传授的对立
儿童的发展观:尊重儿童自发发展的自然主义与强调形成有价值的人格的理想主义的对立
学校论说:视学校为传授知识的场所与视学校为儿童生活、作业场所的定位
社会要求与课程: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也必然要反映社会的要求,课程对于 个体发展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幼儿园的课程,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不仅要反映当代社会的要求,还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文化选择与课程:文化选择指的是任何一个课程,都要适合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说,都要经过文化的筛选、选择和适应性改造。文化选择对课程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文化价值观影响着课程的目标;其次,文化内容的差异影响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再次,文化也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之路:第一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陈鹤琴为代表的为构建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课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第二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影响下,全国一律实施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分科教学;第三次是始于80年代初,直至今天仍方兴未艾,延续时间最长,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针对我国长期据主导地位的分科教学模式的弊病提出。80年代,赵寄石首创综合教育课程,也有的课程完全打破学科界限,如“活动课程”,还有的在保持分科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分科教学进行改革。除上述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分科课程外采用一种混合的课程模式。
3、运用: 结合学前课程的理论基础分析现实幼儿园的课程实践。